教育教学
宝藏课程|导弹精神铸魂 弹道设计强能
发布日期:2022-10-25 作者: 徐婉莹 白圣建 访问量:

“啪啪啪……”智能科学学院徐婉莹教员正在讲授《飞行力学》课程,讲到“进行科学研究和执行任务时一定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万无一失的责任担当”时,学员们鼓起热烈的掌声。

《飞行力学》是国防科大首批立项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自2020年立项以来,在负责人吴美平教授的带领下,课程团队对课程进行改革,不断突破、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课程思政建设之路。

紧盯为战育人目标

专业理论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这是课程团队思考的首要问题。

作为一门研究飞行器运动规律和导弹空间运动模型的课程,《飞行力学》课程理论性强,知识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

要想将课程知识培养与价值塑造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必须紧盯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育人目标。

课程团队梳理发现,《飞行力学》这门课具有天然的思政基因:两弹元勋的动人事迹、团队型号项目的研制背景......都是课程的天然养分。

“吸引人才能锻造人。这些‘养分’,都提供着培养学员具备专业素养,和锤炼他们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坚韧品格的沃土。”课程负责人吴美平教授表示。

经过长期思考讨论,课程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力学思维训练人,以导弹故事激励人,以元勋精神感化人,以弹道设计锤炼人”的思政理念,并紧紧围绕这条主线,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课程思政之旅。

多种手段练强思政本领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效,课程组挖心思、动脑筋,让原本枯燥的飞行力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一次,在“导弹受力分析”一课上,谈到风对气动力的影响时,白圣建老师讲述了团队在某型机载制导武器靶试试验中完美解决问题的故事,引起学员强烈兴趣。当时高空风速过大对武器试验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团队昼夜不辍,不仅完美解决问题,还就此申请了一个国防专利。

看着同学们专注的目光,白圣建老师总结道:“在科学试验中碰到的某些困难和问题,往往会成为科研创新的良好机遇,干扰的狂风成为托举高飞的利器。”

此外,团队还综合运用“现地教学、参观见学、成果展示”等手段,将案例教学贯穿理论课堂,组织学员参观精确制导实验室和湖南云箭集团等军工企业,让学员在情景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在学思感悟中体会飞行力学工程应用。

学完这门课程,学员安郎平感触:“从教员讲授的武器装备研发经历中,我了解到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意义,更坚定了我从事国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课程思政紧密耦合知识点

“同学们知道东风-17的总设计师是谁吗?她就是我们学校84级校友祝学军院士。”介绍完我校杰出校友祝学军的事迹,课堂上惊叹声不断,不少同学说:“没有想到自己学习的专业与“国之重器”东风-17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这是该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一个缩影。不是为了思政而思政,而是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紧密耦合。引导大家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军队重大需求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员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课程团队反复研讨、提炼,将思政案例分门别类,从导弹历史、知识传授、科研案例、课程实践、课内外联动等五个方面打造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设了丰富的思政案例库,设计课程内容知识点与思政案例的对应索引图,使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飞行力学》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21年初,参与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获得校级评审第一名;斩获湖南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理工组二等奖;2021年10月,《飞行力学》获批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没有终止符,只有进行时。从“哈军工”一路走来,《飞行力学》课程历久弥新,必将在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