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科大力量
发布日期:2022-11-04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许鑫 冉卓 通讯员:周子健 郑雅丽 任彦锟 韩雪 王宗怡 高莉华 图片:桓斌 周富敬 竺睿瑛 任彦锟 高莉华 周子健 访问量:

在二十大报告中,“创新”出现多达几十次,是最热的高频词之一。报告中,习主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科技强军的征途上,科大人紧贴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奋力抢占国防科技创新制高点,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科大力量。

创新永无止境,奋斗正当其时。作为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排头兵,理学院产出了一批原创性前沿科研成果。近日,喜讯再度传来。理学院讲师李康荃的学位论文《分组密码非线性组件的构造及应用》获评2022年中国密码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全国共有5篇论文获评此奖。接受采访时李康荃表示:“新征程上,学院各领域科技工作者坚持在立基础、强后劲上下功夫。坚持突出原创,全力攻坚国家急需的关键核心基础、奋勇攻关制约核心科技能力提升的基础问题,力争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大贡献。”

近日,由教育部组织编纂的首轮“双一流”建设典型案例集正式发布,计算机学院某中心“麒麟操作系统为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可控提供强大支撑”入选该案例集。团队突破解决了国产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推动国产操作系统从“可用”向“好用”演变,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服务领域最广、安全级别最高的操作系统,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典型代表。“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团队将以提升核心技术主导权和竞争力为目标,以服务备战打仗为己任,持续推进新型自主操作系统研制及自主技术体系构建。”中心主任谭郁松表示。

看到刚刚发射成功的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技术支援任务的卢哲俊感慨万分:“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今天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应用牵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找准重点关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代职期间,卢哲俊全身心投入到基地中心软件升级工作中,新系统集成了他自主创新研发的某软件,填补了基地领域空白,出色完成神舟返回任务中的目标监视与落点预报保障任务。他研发的软件还参与了10余次航天发射和武器试验任务,在有限人工干涉条件下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服务于部队战斗力生成。

在西北的大漠戈壁深处,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某团队正参加某测试试验。项目研制阶段,团队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追求,提出了新型技术路线,攻克了器件研制、系统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期间,团队充分发扬勇于攻坚克难的顽强作风,最终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样机的技术能力获得全面验证,推动了研究成果进一步向实用化迈进。“团队坚持在基础研究上奋勇攻关,在国外技术封锁下大胆创新,走出‘舒适区’、挺进‘无人区’,以过硬的创新能力和顽强的攻坚作风,为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应有贡献。”该项目负责人员说。

作为全军唯一一所培养气象、海洋、空间环境保障人才的院校,气象海洋学院致力于从太空环境到深海大洋的全维度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了‘强化海洋等安全体系建设’,作为青年科研人员我们义不容辞。”刚刚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刘西川副教授表示,学院打造“海天英才”战略工程为自己邀请了多名行业顶级专家进行针对性帮带,极大开拓了科研思维、提高了教研水平。据了解,该学院“海天英才”战略工程旨在瞄准国家军队重大人才工程、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畅通“选苗”“墩苗”渠道,理顺青年成长机制,加速储备和培养一批青年创新人才。目前,刘西川正带领团队用科学的方式开展气象信息获取技术研究与仪器研制,下一步将有效支撑气象监测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近年来,电子对抗学院某团队瞄准电子对抗领域装备无人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聚力攻关,先后参与学校承担的军委应用创新、应用推进大项任务论证工作,持续推进电子对抗无人作战单元研发,并于近期成功签署了装备发展部某原理样机研制合同。“作为新质新域作战力量,电子对抗日益成为倾斜战争胜负天平的砝码,无人智能电子对抗更是多方争夺的‘智能+’高技术战争创新高地。应对急迫军事需求,我们将立足自主创新,统揽军内外科技资源,坚持立项前沿、挺进‘无人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做出应有贡献。”团队中青年骨干朱然刚副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