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打造现代战争的瞭望哨
发布日期:2022-12-05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韩雪 令狐昌祥 图片:周富敬 访问量:

阳光穿过绿叶洒进荣誉室,映射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军战场环境保障先进单位”等醒目的奖牌上,折射出耀眼光芒。

一份荣誉是一段时光的见证,多份荣誉串起一条光辉路程。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带领几个年轻人开始了漫长的拓荒。四十年锻造科技利剑,四十年磨砺核心技术,四十年闯出一支国家队。

如今,宋君强院士仍耕耘在数值预报关键领域,而当初那些年轻人已成长为资深专家,新的后浪奔涌汇聚,不断迭代的数值预报系统为胜战打赢筑牢坚实防线。

四十年磨一剑,初心不改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气象始终是战场环境中最为复杂多变的要素之一,不仅影响作战指挥、作战行动和武器装备应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战争胜负乃至历史进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强国对数值预报相关技术层层封锁。“大家都知道天气预报对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为了摆脱军事气象保障受制于人的窘状,宋院士带领我们开始了攻坚之旅。” 第一批加入团队的张卫民回忆道。就这样,一群怀揣家国情怀的人一头扎进数值天气预报领域。团队组建之初,“陌生领域起步难、专业人才引进难、信息获得渠道难”三座大山压着他们。

“我们攒着一股劲。”张卫民说。广泛学习专业资料、反复研读国外文献、虚心当学生求教专家。不仅加班是常态,遇到难题时“白加黑”更是家常便饭。一次为了系统调试和验收,团队成员朱小谦、赵军在部队大院的地下室整整奋战半年;2008年,张卫民为突破关键技术,连续加班三个月病倒了;一年冬天,王舒畅等人在北京调测系统持续到春节……

代码一行接着一行敲,事业一代接着一代干。

1999年,第一代军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研制成功。

2010年,团队将可用预报时效由5天提高到7天,预报准确率等核心指标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2020年,团队实现精细化预报,使我军数值预报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奋斗是无止境的,为了国家战场环境保障事业,我们会一直坚定做下去。”团队负责人任开军的话掷地有声。

所有人拧成一股绳,聚力攻坚

“实验了一个月,结果发现数据无效。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在团队成员马烁的实验室,这样的问题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上演。

“内心不纯粹的人,做不了这项工作。” 团队成员赵延来说,“因为你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白费功夫的情况。” 一次实验中,马烁与同事们忙活了一个月,突然发现数据无法促进系统的正发展。“哪个参数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大家一时间找不出病症,在反反复复的失败中,有些人陷入迷茫。

就在这时,团队召开了一场头脑风暴会。资深专家与青年教员齐聚一堂,海洋科学、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不同专业人才共同研讨,目标只有一个:一定要让数值预报系统全面自主可控。

全面把脉、上百次定位、饱尝无数次失败后,团队终于实现一次数据资料的最大同化率。类似的故事在该团队不断上演——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亟需,团队将目光瞄准这一“气象盲区”,日夜兼程、步履不停,不仅承担了一系列多项核心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成功的是把我军气象保障范围由对流层拓展到临近空间中下部。

许多人说他们身上有一股劲。在遇到技术瓶颈时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不放弃不抛弃;当一个技术难题顺利解决后,他们秉持着为战服务的信念,自己给自己继续出难题。如今,他们给自己出了一份新考卷:主动删除那些易得数据,在资料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做到预报结果不打折。

在传承中创新,向战冲锋

“创新是一件很脆弱的事,需要团队成员一起保持热情。”邓科峰和同事们正在探索从数据的角度,以人工智能的方式为业务预报助力。

创新是一群人守护一颗心。“我们的心是‘不安于现状’。”汪祥笑道。该团队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90%的人都是80后。“我们的工作氛围很快乐,做事则是异常认真。”这源于团队资深专家的影响。“宋院士会很直接地问我们‘你们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到底是什么’,说得清才代表思考得清楚。”李小勇回忆留校后与团队专家并肩作战的日子,“面对庞杂的文字资料,专家们会带领大家逐字逐句校对,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如今,在整个数值预报创新团队中,40岁以下的青年人已成为主力成员。无论是在与部队直接对接的研讨会上,还是在技术攻关冲锋的第一线,青年都扛起了数值预报创新发展的大旗。他们用双手推开了技术难题的大门;他们用脚步踩实掌握自主核心科技的征程;他们用头脑武装了一代又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他们用智慧照亮了一个又一个科技盲区。

现在数值预报创新团队不时能收到来自海军、空军等单位的感谢信,感谢他们在某任务中的坚实保障。团队成员深知感谢信是肯定更是激励。未来,他们将瞄准打胜仗的需求以测天探海为使命,坚定维护我们的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