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毕设”路上的插曲
发布日期:2020-07-06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姜沾源 访问量:

“好累啊,歇一歇,过一会儿再筛!”连续作业两个小时后我跟同学共同发出感慨。工作量大是毕业设计一开始就面临的一道坎。我的本科论文题目是《基于土槽实验的单轮牵引特性研究》,前期的主要任务是将两立方米的砂土按粒径大小进行筛分,实验室的振筛机经过三天的连续工作出现故障后,为了赶进度,我和另外两位同学决定人工筛分。

每天早上出完早操、整理好内务后,我们轮流由一个人带饭,另外两人去实验室筛分砂土。筛子有七层,大概半米高,我们要依次完成取砂土、人工振动筛分、分层存放这几个步骤。因为砂土的质量较大,为了保证筛分充分,需要抱着筛子振动三分钟,体力消耗较大,我们每次只能筛分很少的量。

那段时间,从早上七点半开始,到晚上十点钟结束,除去吃饭时间,我们几乎都在实验室里度过。晚上回去,我们相互按摩酸痛的胳膊,疼痛无法缓解,就喷点药,第二天接着干。就这样持续了整整20天,在最后一点砂土筛分完毕的那一刻,我们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我信心满满开始做实验。第一天,顺利完成一组砂样不同含水率的实验,晚上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处理白天的数据,随着对数据分析的深入,我发现得出的结论与我的预期有很大出入。

“会不会是处理方法有问题?”“会不会本来就是这个结论,是我的预期错了?”……一系列想法在脑海中盘旋。接下来的几天我用各种方法验证之前的猜想,却没有找到一个令自己信服的理由。我把遇到的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高经纬老师,高老师说:“遇到问题先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查验,看看实验仪器、实验参数配置等是否正确。”果然,经过认真检查之后,我找到了原因——六分力传感器上的XY轴方向放反了。一切又绕回原点,我需要将砂样烘干重新开展实验。

做完实验、处理好数据后,我正式撰写论文。“谁的电脑都会有生气的时候”,这句话果然应验了。第一次系统地编写复杂程序,我完全没有养成及时保存程序的习惯,在边查边写忙碌了一天准备收工的时候,电脑突然死机,这让我十分崩溃。尝试各种方法都无法解决之后,我极其郁闷地接受这个现实,并暗暗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及时保存,这天的一切工作都归零了。

数据画图用Excel,公式编辑用Word自带的编辑器,绝大多数同学在本科期间都有这样的学习习惯,我也不例外。论文初稿完成,我信心满满地拿给高老师看,“你这图是用Excel画的吧,不美观。”高老师检查了一遍之后对我说,“还有这公式,用自带的编辑器你看在我电脑上是不是格式变化了……”面对十几张数据图和几十个公式,我在心中无奈地喊道:“又要重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和小插曲,也产生了很多“早知道……”的感慨,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数天的加班修改之后,答辩时我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肯定,论文成绩达到良好标准,虽然结果并不那么完美,但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