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从苍茫戈壁到灿若星河,国防科大人书写飞天传奇!
发布日期:2019-03-24 来源: 国防科大公众号 作者: 颜瑾 姚宏 邹倚岚 盛美刚 颜齐鸣 王云丽 访问量:


中国,内蒙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蓝天与戈壁相交的地平线上,清晨的太阳低悬。

发射场测试指挥大厅内,发射测试站(以下简称发测站)副站长李兵紧盯着屏幕上的火箭轨迹曲线。当中法两种语言的“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从大屏幕中实时传出,李兵多日以来因备战而紧绷的面庞终于松懈下来。同一时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志芬、中心总师郑永煌、发测站总师高敏忠、发测站型号总师谭洪义、指挥控制站(以下简称指控站)副站长刘永利、指控站光学测量队工程师孙锐、指控站USB系统设备负责人姜伟……每个人都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技术部的女博士李婷,正在她开发的数据分析平台上接收来自同事许圣涛的遥测数据,以便快速生成本次任务的完整分析报告。

足彩澳门即时盘,他们把64颗卫星顺利送入太空,创造了多项中国航天发射的新纪录;他们都来自一所共同的母校——国防科大。

点击视频,看科大人风采!

拓 荒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这片位于戈壁深处的绿洲,在60年前只是一片苍茫戈壁。

1955年,钱学森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参观时,校长陈赓问他,中国能不能发展导弹,钱学森说:“可以。”两年零六个月后,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青山头地区,中国首个陆上综合导弹试验靶场拔地而起——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前身,新中国的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皆从此升空。

“蓝天做帐地当床,黑河边上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咸菜盐巴就干粮。”这是建设靶场时生活情况的真实写照。初创艰难,但更难的是靶场建成后,如何拉起一支能执行发射试验任务的队伍?靶场一穷二白,优秀的人才肯来吗?

当然肯来!年轻的哈军工学子甫一毕业,便前仆后继主动要求到靶场工作。每个哈军工人都牢记着陈赓校长和钱学森的那番对话,人弱受欺,国弱挨打,既然中国必须发展导弹事业,那就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干起!

靶场条件之苦,现在的人很难想象。他们睡地窝子,啃大白菜,干燥的风沙使人鼻血不止,黄沙肆虐时满面尘土,夜晚则把人冻得直哆嗦,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当属戈壁上永无止境的荒凉和寂寞。

戈壁是荒凉的,但人生不是。靶场初建,从零起步,那时候没有几个人见过导弹,哈军工学子如饥似渴地向苏联专家学习导弹和发射知识,不分昼夜、通宵达旦干自己热爱的工作。条件艰苦没关系,一牙缸的水珍惜地分三次用来洗脸刷牙洗脚;时间不够就拼命挤时间,有时疲倦得不知不觉睡着时手里的干粮还没啃完。

这些从我国当时最顶尖军事院校毕业的年轻人,有一股子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他们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最多的知识与技能。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后,靶场能很快扔掉“拐棍”,并在当年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和当年哈军工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据不完全统计,哈军工仅一、二期学员就有140余人奋战在一线,并成长为靶场早期的中坚力量。轻拉出一张长长的名单,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光彩夺目:

胡文全,哈军工一期学员,在戈壁滩扎根28年直到因癌症倒下,共拼出4项科技成果奖、14次嘉奖、1次一等功和4次三等功,如今他长眠于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墓冢就在聂荣臻元帅的右侧;

李若盛,哈军工一期学员,1958年进入靶场工作,和战友一道把“两弹一星”送上天空;

杨桓,哈军工一期学员,“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总指挥;

张其彬,哈军工六期学员,1966年我国进行导弹核武器两弹结合试验,他作为唯一负责技术的人员,与其他6位同志一起留在离发射现场仅100米的地下发射控制室,后来他们被称为“阵地七勇士”。

死就死在戈壁滩,埋就埋在青山头。哈军工人壮士出征般的大无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深远地影响着他们的继承者——国防科大人。

逐 梦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哈军工南迁后的主体——长沙工学院,正式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回军队序列。从此,国防科大人沿着先辈足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历史上,书写下崭新的辉煌乐章。

崔吉俊

1978年,崔吉俊恰好从学校毕业,背着行李来到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两年后,他担任了我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号”的点火操作手,这次圆满成功的全程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终于打破了美苏等超级大国对洲际战略核武器的长期垄断。

那天全体技术人员都在沸腾欢呼的发测室使他深深爱上这个地方,并为之献出一生热忱。而后,崔吉俊陆续担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系统总指挥,从神一到神十的每次发射任务,他都在一线,亲眼见证了神舟系列飞船的每一次成功。

“921”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1992年,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来说是个不能忘记的年份。这一年的9月21日,代号“921”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被批准实施。“921”的实施,使当时条件还很艰苦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距离中心几百公里之外的敦煌莫高窟,摇曳多姿的飞天壁画梦幻了千年,从甘德和石申写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到明朝万户尝试火箭飞天,再到新中国“714”“863”计划对航天的探索,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愿望从来不止于神话与想象。921工程上马时,老一辈哈军工人陆续退休离开,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心的国防科大人,承载着老校友的意志,从零开始拓疆天宇,他们骄傲地称自己为“航天人”。

0号指挥员,在发射任务中是个十分特殊的角色。“0号”负责读秒和下达发射指令,从发射前8小时开始行使指挥权,在发射前30分钟担任各大系统的最高指挥。载人航天任务的情况复杂,担任0号指挥员的人要求熟练掌握上千条指挥口令、了解各大系统发射知识。

在神舟系列到天宫系列的多次发射任务中,国防科大人不止一次担任这个重要岗位:

郭保新

王军

郭保新,神一到神五的0号指挥员,是他的口令将杨利伟送入太空;

郭忠来,神七0号指挥员,中国第一艘多人飞天任务的发射指令由他下达;

周晓明,神十0号指挥员,他的一声“发射”让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三人飞入太空;

王军,天宫一号和神八发射、交会对接任务的0号指挥员,神九0号指挥员。神七发射前3天发射场暴雨如注,王军带队在疾风骤雨中用绳子、毛毯和防雨布将105米的塔架包了个严严实实。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质量是航天发射的生命线。说到严苛的质量控制,必须要提及中心现任总师郑永煌。

郑永煌

郑永煌和王军是大学同学,1987年从国防科大毕业。在长期的技术实践中,郑永煌练就了一副给火箭、卫星和飞船“把脉”的好身手——1998年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结束后,他从遥测曲线中敏锐捕捉到异常部分,据此提出改进油腔设计的建议;

神三发射时他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发现某系统火工品保护电阻值超差,重新测试后排除了故障;

神四升空后他通过研究数据发现6个问题并逐一找到原因及对策;

神五成功返回地面后,他从厚厚的飞行数据中发现异常情况,通过立即报告上级排除隐患,为后续任务割除了毒瘤。

邹利鹏

要使巨大的火箭成功托举飞船遨游太空,推进剂非常重要,它被称为火箭的“血液”。

邹利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计划部部长,1988从国防科大硕士毕业,曾在特燃处长期担负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卫星发射场的燃料提取、贮存和运送协调指挥工作。

他破解了困扰航天界多年的四氧化二氮纯度化验超百之谜;他攻克了航天界的世界性难题“偏二甲肼发黄变质原因”;他主编的3项液体推进剂国家军用标准颁布实施多年,为中国航天发射液体推进剂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敏忠

高敏忠,中心发测站总工,1992年从国防科大本科毕业。他担任了20余年的火箭加注指挥,推进剂剧毒且易燃易爆,因此他被称为“敢死队长”。

神四发射时天气极度寒冷,必须缩短加注时间以保证发射成功,他大胆提出交叉加注模式,带头赤手工作数小时,最终将加注时间缩短了2小时;

神五发射时他提出迂回加注的故障处置预案,保证飞船准确入轨;

天宫一号临发射时正值父亲病危,高敏忠作为发测工作协调组组长难离岗位,直到天宫一号如期升空,几天几夜没合眼的他才连夜赶回父亲身边尽孝。

中心里有一句不知出处但广为流传的话——国防科大是航天的人才森林。飞天不是一个人能成就的神话,但当一代代科大人前赴后继时,便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崔吉俊的一首诗,可以看做航天人精神的写照:“我很渺小,在地球上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我也伟大,因为我融入了宏伟的事业。”

探  索

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生活区,秋日里金色胡杨和如雪芦苇,让人宛如置身森林。和60年前相比,这里的年降雨量和湿度都高了许多。这里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在国防科大校友、前校长张育林担任中心主任时,在他的主持下种植且成活的树特别多,极大改善了中心自然环境,大家都说“育林”名副其实。

曾经栽下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走过一甲子风风雨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今又迎来了她的第三个转折点。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对中心而言,如何响应中央号召、落实改革要求,为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非常重大。

现任中心计划处处长的贾立德无疑是走在中心转型最前头的那批人。这位2008年从国防科大毕业的博士,履历丰富、工作出彩。

他刚到中心时开发的一款人机交互系统非常便捷,至今还在使用;他的技术报告在部门评比年年拿第一,多次承担重大技术分析报告任务;在他担任发测站的遥测室主任期间,带领团队拿下二十余项专利。

对转型时期的人才需求,贾立德认为,中心论证和规划的内容要适应国家改革发展需要,这要求探索者有长远的眼光、广阔的视野、系统的思维和科技的素养。因此,复合型人才是中心最需要也正在极力培养的一类人才,既要懂技术、懂理论,还要有锐意进取的精神。

贾立德、李婷夫妇

中心的80、90后们将是中心转型过程中承担重要任务的未来一代。在这批年轻的探索者中,有很多国防科大校友的光芒在其中闪现。

“娘子军”是中心年轻技术人员中一道靓丽风景线,贾立德的妻子李婷,与他在国防科大的校园中定情,又“夫唱妇随”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中心有名的博士夫妻。

李婷负责发射后的各个系统数据分析,以前的分析技术很耗费时间和经历,要5、6个人加班加点4至7天才能做出一份分析报告,李婷开发出一个数据分析平台,将分析时间缩短至3分钟,她也因此获得多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博

杨博,2012年从国防科大毕业的她,是个多才多艺又不爱闲着的人。文艺细胞十足,常代表部门参加歌唱和朗诵比赛;技术上不甘人后,怀孕期间连着做了好几项室里的科研课题;产后为了尽快熟悉新岗位,她加班加点看材料,孩子才两岁就送去幼儿园。杨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女同志不比男同志差”,总有一天她要做“女0号”。

与外界的固有印象不同,如今中心的年轻人并不认为来这里是一种“牺牲”。虽然外面是茫茫戈壁,但中心内部的小环境良好,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干事创业。

姜伟

现任USB系统负责人的姜伟,就是主动报名来酒泉的。因为曾有幸来中心参观,再加上自己热爱航天事业,学校队干部做动员时,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如姜伟一样的国防科大人在中心有很多,且都干出了一番成绩——刘永利,2003年毕业于国防科大,现任某站副站长,荣立个人三等功;吕楠,2005年毕业于国防科大,现任发测站副参谋长,荣立个人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孙锐,2010年毕业于国防科大,光学测量师,获中心科技进步奖两项,立三等功一次,出版专著一部;许圣涛,2011年毕业于国防科大,现负责数据处理,荣立三等功一次……

一茬茬国防科大人,宛如漫天星子般闪烁着光芒,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美妙的星图。60年风雨征程,他们伴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走过一甲子岁月,助力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腾飞。现在又逢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他们在筑梦太空的征程上不断创新突破,必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