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一次次刷新中国速度,银河精神薪火相传
发布日期:2021-11-12 作者: 辛宏明 访问量:

★ 银河精神 ★

 胸怀祖国、团结协作、志在高峰、奋勇拼搏

“国外做互联芯片的团队,至少都是成百上千人的规模,咱们教研室不足20人,必须以一当十,没有银河人战胜不了的困难!”2021年春节前夕,一场场决战动员会自上而下展开,吹响了天河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总攻的号角。科研团队冒着严寒、迎着星光,调板子、查故障、盯数据,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有股使不完的劲儿。作为一名参加并见证“天河一号”“天河二号”走上世界超算之巅的“老兵”,董德尊研究员感慨地说道:“从银河到天河,银河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血液,这是我们的根和魂,指引着我们把五星红旗一次次插上世界超算之巅!”

“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要把我国的巨型机搞出来”

上世纪70年代,高性能计算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技术。然而,由于没有自己的巨型计算机,中国的矿藏、石油等重要数据,不得不用飞机送到国外去计算处理。

“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1978年4月,邓小平的话掷地有声,将研制任务郑重地交给足彩澳门即时盘_外围体育投注app-【唯一授权牌照】。

慈云桂教授主持讨论亿次机方案

年过花甲的慈云桂教授信心百倍,慷慨激昂地立下誓言:“我今年六十出头,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要把我国的巨型机搞出来!五年时间,一天也不能多!亿次速度,一次也不能少!”

此后,由长沙工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牵头,全国30多个单位参与协作的“785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慈云桂教授率领庞大的科研团队,怀着誓为中华民族争光的强烈愿望和壮志豪情,开始了中国计算机史上一次最为壮观的战役。

银河-I巨型机

为了保证产品工艺,全机底板2.5万条绕接线,12万个绕接点,每个都检查8遍以上;全机800多块多层印刷板,每块板上平均有5000个金属化孔,全部都进行孔壁检查、孔导通测试和绝缘测试;全机600多块插件板,每块板上有三四千个焊点,200多万个焊点无一虚焊……

人民日报对“银河”巨型计算机的报道

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拼搏下,1983年12月22日,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近20家中央媒体同时向世界发出宣告:“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由足彩澳门即时盘_外围体育投注app-【唯一授权牌照】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它填补了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中国进入世界巨型计算机的研制行列!”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在银河精神指引下,一代代银河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先后成功研制了十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I”、百亿次并行巨型机“银河-III”。在逐步追赶世界领先水平的同时,“银河人”将目光瞄准了世界超算之巅。

2010年11月15日,是个值得被中国超算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天河一号”以计算峰值高出第二名1倍多的绝对优势,勇夺国际TOP500排名第一,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第一次站上了世界超算之巅。

天河一号

然而,半年后,“天河一号”的榜首位置便被日本的“京”所取代,甚至一度跌落到第八的位置。

“大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相互超越已成为常态,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超越、超越、再超越!”从“天河一号”问世那天起,“天河二号”的攻关就开始了。

“天河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全年仅春节期间休息3天。每一项技术的背后,都是超常的付出:仅仅为了将网络互连软件的性能参数调整到适应硬件的最佳状态,“天河人”在3个月里进行了上亿次测试实验。像“天河一号”一样,“天河二号”的很多新成果,都是在凌晨三四点钟产生的,每到这个时候,灯火通明的“天河楼”总是一片欢腾,大家会兴奋地打电话,把好消息分享给在外地出差的战友们。

2013年6月,“天河二号”华丽上演“王者归来”,再登国际TOP500榜首,并创造了“六连冠”的辉煌奇迹。

天河二号

面对挑战与褒奖、压力与期待,这支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科研团队总是说:“‘胸怀祖国、团结协作、志在高峰、奋勇拼搏’的‘银河精神’,就是‘天河人’永远坚守的精神高地,是我们不竭的动力源泉。”

“长大后,我也要成为银河人”

银河精神薪火相传。在银河、天河攻关一线,总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家称他们为“小尾巴”。

王意洁

计算机学院王意洁研究员就是曾经的“小尾巴”之一。她的父母均毕业于哈军工原子工程系,毕业后爸爸留校任教,妈妈主动申请到核工业部参加“两弹一星”任务。在她的印象中,父母总是很忙,不是在办公室加班就是在家加班。但父母的工作让她觉得神秘而伟大,“奋勇拼搏”在她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

受父母影响,中学毕业后,王意洁选择在国防科大计算机系深造。逐步走上科研道路的她,多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和军队表彰。作为一名在计算机学院学习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兵”,她正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银河事业贡献力量。

“春节期间,妈妈和同事叔叔们为解决一个问题,大年三十凌晨两点离开机房,初二一大早又迫不及待地开工了。我一边看书,一边看大家抓波形、分析讨论。尽管听不太明白,但看着大家的样子,我明白了什么是热爱。”这是黄春研究员的女儿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

黄春女儿跟随妈妈奔赴科研一线

作为妈妈的“小尾巴”,妈妈在哪里工作,她就在哪里学习。她的“自习室”总是搬来搬去,从办公室搬到机房,又搬到了交叉中心,今年年初,还跟着妈妈转战到天津国家超算中心。

虽然“自习室”总是搬来搬去,但是这位“小尾巴”不仅学习到了“小本领”,学习成绩同样名列前茅,因为在她心中还有一个大梦想,那就是长大后要像妈妈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银河人!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梦想。在银河事业五十五年发展历程中,一代代“银河人”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一次次刷新了中国速度,让中国始终矗立在世界超算之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代“银河人”将牢记习主席嘱托,勇担强国强军重任,乘势而上,勇攀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