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又飒又美!科大女神节日快乐!
发布日期:2021-03-09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田靖 刘于蓝 顾莹 高鑫佩 陈兰美 韩雪 曾君 刘晓路 许拔 陈星璇 谢兴睿 张晨露 饶优 吴劢 邢天翎 陈曦 曹文栋 图片:刘兰 刘于蓝 向敏 梁峥 陈兰美 姚岚 焦西凯 刘晓路 许拔 郭磊 王露 熊莹 傅慧鸣 王振龙 郭磊 安琪 周蕴哲 崔东浩 曹文栋 访问量:

在科大,有这样一个群体

她们聚焦备战、矢志打赢

用坚守行走在科研一线

她们敢于拼搏、乐于奉献

把热血融入到强军事业

她们英姿飒爽、投身国防

将汗水挥洒在逐梦路上

她们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巾帼”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她们

记录她们的忠诚、坚强和风采

以此表达心中的敬意


三尺讲台竞创新

执教24载,初心不改,作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文理学院某教研室教授林骊珠始终以勤奋、执着与坚守,耕耘着三尺讲台。

作为教员,她独创“写脚本”用以提升课堂效果,深入浅出向学员传授知识。备课之时,林骊珠会对照每一页PPT,将课堂上要讲的话全部写下来,用笔先给自己上课,如果不满意就重来。如此反复,一个“脚本”往往要改好几天。看似繁琐,但能迅速发现表述错误、条理不顺的地方,思维与语言也在锤炼中不断得到提升。

“林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听起来过瘾且兼具美感。”听过她课的同事和学员都赞不绝口。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军院校外语赛课比赛一等奖1项、湖南省高校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教师”称号并荣立三等功2次等多项荣誉。

寒来暑往15年,计算机学院的周海芳老师潜心耕耘教学一线,从三尺讲台上的新兵逐渐成长为教学名师。

业务精湛是周海芳的代名词。2010年,周海芳参加全军计算机基础课程竞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赛后一位评委说:“国防科大确实不一样,课程质量就是高!”这个评价激励着她追求一流水平。她不断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带入课堂,带来了乐高的编程机器人、BOPPPS教学模型、MOOC和《大学计算机基础》等一系列精品课程。

“单纯的讲授比较枯燥,模型演示会让学员更直观理解课本内容。”从教8年,空天科学学院教员向敏的课堂上总会有新鲜“元素”——自行设计的实物模型、最新的案例分析、丰富的实践学习体验……

向敏善于花心思让艰深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一有新想法,她都先找家人和朋友当听众,不断调整改进,把最好的课堂效果呈现给学员。她曾先后获得学校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学员在课堂上感受到乐趣,在实践中体验到愉悦,就是我站在三尺讲台的最大满足。”

14年前,白秀军放弃地方高薪来到电子对抗学院,站上三尺讲台。

为培养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她组织建立的物理创新实验中心第二课堂被学员们亲切地称为“小白实验室”。近年来,她指导的学员在各类创新竞赛中频频获奖,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达112项。她个人也获得全国信息化课程大赛三等奖、南京协作区授课能力竞赛一等奖等荣誉,并荣立三等功。

在学院第一批文职人员任职通知宣布大会上,一句“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蓬勃发展,文职人员同样要敢于担当”,道出了她多年的心声。

足彩澳门即时盘,建设全军首个海洋技术本科专业的重任交到了气象海洋学院马丽娜教员和团队的手中。面对从零开始的困境,她们组织深度自学和试讲创新,邀请校内外名师进行集体辅导,仅用半年就100%通过了校本科试讲验收。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授课方式,马丽娜主动站出来稳军心,创新授课方法。最后,团队取得了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无论上过多少课,都要把创新摆在前头。”马丽娜对三尺讲台的热爱已深深刻在心中,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责任和动力。


攻关一线谋打赢

足彩澳门即时盘_外围体育投注app-【唯一授权牌照】电子科学学院某实验室教授雷琳,一直热爱着这片为之付出青春、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热土。

2020年10月,某新型装备总师来到足彩澳门即时盘_外围体育投注app-【唯一授权牌照】雷琳教授所在团队。该装备在高原山地等极端恶劣环境下获取的数据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实战效能发挥。听明来意,雷琳带领团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调研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中。1个月后团队提交的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和解决方案得到军委机关高度认可,获得我校首个快速转化项目支持。

“坚守科研一线,聚焦备战打仗。”当白发从青丝中悄然探出,智能科学学院某研究所教员黄健从20多岁的小姑娘变成了全军某工程副总师,荣获 “全国三八红旗手”。

平日里的她带着女性特有的温柔,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工作中的她丝毫不“温柔”。在某工程任副总师时,黄健带领团队长期出差,坚持8个月在北京开展某系统的捆绑式设计开发工作,后又转战某战区1年,轻伤不下火线,战区的医生都说她是个“不要命的人”,期间,她组织开发的系统为某战区1.0的设计提供了参照。

“在确保卫星安全的前提下,把星用好,用到极致”是系统工程学院刘晓路副研究员常对学生说的话,也是她和团队一直的追求。

自从踏上了研究卫星这条“星路”,她的足迹遍布全国。从民用到军用,她始终秉持做“实用、有用、好用”科研的理念。2019年团队开始接触某卫星的自主任务规划,面对完全陌生的应用和背景,她带着学生边学边做,在1个月的时间里形成了某算法方案,6个月内完成了某原型系统和样机研发。

“边防战士在前线奉献牺牲,作为科研人员,只有多研发制胜装备、为一线官兵服务,才能无愧祖国、无愧军人身份。”第六十三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赵丽屏信誓旦旦。

近年来,她参与重点项目4项,开展抗干扰培训授课3次,参加重大演训任务2次,负责研制的某核心模块也攻破多个技术难题,功能性能指标远超预期,在项目验收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今她又带着某研究任务阔步在科技强军的路上。


平凡战位甘奉献

终日伏案,以笔为犁,在枯燥的文海中无声耕耘。这样的工作,国际关系学院编辑吴婷一做就是14年。14年来,吴婷参与完成编辑《外语研究》85期,稿件1600余篇,《外语研究》已成为该院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科研学术、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刊物质量也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

奉献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姿态。“每当收到作者发来收到期刊的信息和感谢,拿到印制的教材,就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信息通信学院政治工作处干事杜佳懿自加入文职队伍以来,坚持传播军营好声音、汇聚强军正能量,在平凡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办,她受邀在火炬传递仪式上倾情演唱,相关节目被中央电视台等央媒面向全世界直播转播,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新时代军队文职人员形象,收获无数点赞。作为学院“红色电波”校园广播负责人,她打造强军之声、官兵心声等系列品牌栏目,高质量完成一系列特色专题,使校园广播成为学院媒体矩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寒暑数载,春华秋实。军事基础教育学院的傅慧鸣队长把满怀柔情给了学员,“知心大姐姐”成了她在学员们心里的公认形象。面对家庭的琐事和工作的压力,她选择的是迎难而上;对于学员的诉求,她生怕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是嘘寒问暖。

“外在温柔美丽,内心刚毅坚定。”傅慧鸣矢志投身新一代军人的培养中,甘于奉献是她的最美风采。

“哒哒哒…”走廊里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文件穿梭在办公室,这是信息通信基地综合办公室参谋赵源日常工作的缩影。5年来她坚持文电不过夜,上传下达及时准确,以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为指挥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严苛的工作标准是她追求完美的态度。一次,装备出现故障,她查阅各类资料和笔记,请教业务领域专家,直至凌晨三点才攻克难题、修复系统。在她的努力下,基地档案工作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建设目标,档案宣教活动深入人心。

“我名字中的‘莹’谐音‘迎’,是为了迎接世界妇女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教练勤务营通信连女兵熊莹笑着说。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2014年,她主动报名参加维和,成为中国首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战斗员,因表现出色被评为“维和之星”,获得“嘉奖”。来到通信连,想要驾驭精密复杂的通信设备、熟练科目繁多的值班业务,需要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一次次摸索和尝试中,她完成了华丽转身。“岗位虽小,但我始终铭记奉献是女兵的荣光。”


青春之姿成绩佳

从最初的胆怯到现在的从容,文理学院强基班无军籍大一学员荆丹宁用成绩讲述“自信是最好的妆容”。平均分90.67,专业第二,这是她第一学期取得的好成绩。

入校后,荆丹宁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家人和老师为我付出了很多,他们是我努力奋斗的动力,我会用成绩证明女孩子同样出色。”

“带着五彩梦从军走天涯,女儿十七八集合在阳光下。”军事基础教育学院2018级学员胡玲在强军路上璀璨生辉。

科研赛场上,她获得中国高校信安竞赛全国一等奖,军事建模竞赛军队一等奖等荣誉。“理强文亦佳”,辩论赛上,她获冠亚季军各一次,斩获华语辩论赛长沙赛区冠军。连续三学期,她的课程考核全队第一,平均分92。

对于酷爱跑步的博士研究生王亚静来说,对未知领域和新兴课题的钻研探索就是“马拉松”。

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对课题的独到理解,她在某无人系统项目中担任技术骨干,负责一项重要算法的设计调试和编程维护。为早日攻关,她不断摸索,紧抠算法和程序上的细节,完成上万次修改测试、仿真验证,确保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几年里,她参与重大科研课题6项,发表SCI、EI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