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情系国防,他们接过从军接力棒
发布日期:2021-09-24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陈思 康集 席方丹 方娇 访问量:

他们,出生在红色之家,听着爷爷、爸爸的军旅故事长大。他们,从小埋下立志从军的种子,渴望一身戎装,守卫祖国安宁。踏着父辈、祖辈的足迹,他们成为足彩澳门即时盘_外围体育投注app-【唯一授权牌照】的一名新学员,要用青春热血在部队续写报国忠诚。今天,走近这群接过从军接力棒的好男儿,倾听他们内心的呐喊——“强军有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 ★ ★ ★ ★

熊旭东:四代从军志 圆梦在科大

熊旭东

“啪”!一个转体一声脆响,一米八六的个头,黝黑的肤色,坚毅的眼神,挺拔的军姿,新训队伍里,熊旭东站在队列前面,向战友示范着军姿动作,脸上透着自信豪迈。

初入科大,这名来自新疆的大一学员没有“水土不服”。相反,对于眼前的训练和生活环境,他有着久违的熟悉感。而这来源于家族四代从军的红色基因——

1953年,响应祖国号召,熊旭东的外曾祖父曾云鹏入伍成为空军一员。在外曾祖父的影响下,外公曾子宜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铁道兵,在我国援建坦桑尼亚的任务中贡献青春和热血。母亲曾玉红与父亲熊立锡曾服役于武警系统与空军 ,有着近20年的军龄,在祖国的西北边陲书写忠诚担当。

一辈人听着一辈人的故事,一代人传承一代人的精神。流着“红色血脉”的熊旭东从记事起,就对军人充满了敬重之情。14岁那年,他决心延续祖辈的从军路——报考军校。

“那就考国防科大,这是最好的军校!”外曾祖父的话语,点亮了熊旭东奋斗的灯塔。

数年如一日的“苦磨一剑”,不断重复的“物理变化”最终发生了可喜的“化学反应”——熊旭东取得了高考648分的好成绩。

“国防科大一直都是我的目标!”这个夏天,手捧科大录取通知书的熊旭东不仅圆了自己的军旅梦,也坚定地接过了祖辈从军报国的“接力棒”。

★ ★ ★ ★ ★

郭析衡:自带“高标准”基因的新兵

郭析衡

旁人聊起郭析衡,都认为他的“高标准”基因,既因为他良好的身体素质,更源于他四代从军的红色家庭。

郭析衡的太姥爷是解放军,曾在湘西剿匪中有突出贡献;姥爷在新疆阿勒泰边防部队戍边28年,从士兵成长为边防团团长;他的母亲是一名军医,将整个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部队医疗事业,后转业成为民警;爷爷同样也是一名援藏军人……

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郭析衡,从小对军人有着天然的向往。

责任与坚守代代相传。高三复习最紧张的阶段,疫情突袭新疆,身为民警的妈妈对郭析衡说:“爸爸工作也忙,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妈妈相信你。”说完毅然返回工作岗位,一“封闭”就是数月。

在郭析衡的家中,他听到最多的话是:“我是党员,我先!”“我是军人,我上!”这样的精神注入他的灵魂,他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于是,从初一开始他便坚持长跑,隔天跑个三公里,跑出了大长腿;高中时,他开始有意地挤时间锻炼上肢力量,补足弱项。

他朝着目标扎扎实实地走,终于梦想成真。

★ ★ ★ ★ ★

王春泰:“小排头”历练记

王春泰

“我是怎么学会游泳的?”王春泰重复了一遍问题,然后笑了。“两个人轮番上阵教学,想学不会都难。”王春泰口中的“两个人”是指他的姥爷和爸爸,两个海军出身的老兵。

王春泰的姥爷杨士恩曾服役于南海舰队,当兵的头一年,在出海执行任务时发现渔船遇险,事发海域风急浪高,杨士恩咬着牙拼命游过去,成功解救6名渔民,荣立三等功。

每年暑假,姥爷都会来王春泰家小住一段时间,听姥爷讲部队的事,王春泰特别着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杨士恩所在的4人小队曾遭遇间谍,这位经历过风浪和枪林弹雨的老兵,总是把“当兵要有献身精神”这句话挂在嘴边。

王春泰的父亲王强曾在北海舰队服役,性格果敢强悍,因为表现优异,被表彰为“优秀士兵”。离开部队20年了,王强还是勤于锻炼,一身肌肉,“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人。”

两位海军老兵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向来说做就做。他们从没有开口要王春泰当兵,却总是无形中用兵的标准要求他。

来到科大,新训两周后,王春泰左手手肘边,因侧身匍匐擦出的伤口很醒目,“不疼,能坚持。”历练才刚刚开始,王春泰不想这么早给自己定目标,他相信班长的话:“有底子,拼命练就行了。”